紅瑪瑙石風(fēng)靡于唐朝 |
編輯:宜賓飛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字號:大 中 小 |
摘要:紅瑪瑙石風(fēng)靡于唐朝 |
中國以瑪瑙制器由來已久,瑪瑙品種繁多,故有“千種瑪瑙”之說。但中國所產(chǎn)瑪瑙以白、黃、淡青者居多,紅色甚是少見。在陜西歷史博物館收藏的鑲金獸首瑪瑙杯便是一件傳世珍寶。它是至今所見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這件國之重寶,象征著財富和權(quán)力,是一件高貴的藝術(shù)品,同時它也很可能是中西亞某國進奉唐朝的國禮,意義非同一般,是在東西方文明碰撞的火花中誕生的一件重要文物。藏品簡介 模仿西方風(fēng)尚用獸首裝飾角杯
這件唐瑪瑙獸首杯通高6.5厘米,長15.6厘米,口徑5.9厘米。材質(zhì)為醬紅地夾橙黃、乳白色瑪瑙,層次分明,晶瑩鮮潤。制作采用圓雕技法,造型生動優(yōu)美。上口近圓形,下部為獸首形,獸頭上有兩只彎曲的羚羊角,而面部卻似牛,所以不能認為造型完全出自寫實的手法,但看上去安詳?shù)溲?,并無造作感,獸首的口鼻部有類似籠嘴狀的金冒,能夠卸下,內(nèi)部有流,杯里的酒可以自流中瀉出。從輪廓上看,這種弧形的酒杯形似獸角,故也有稱角杯的。 據(jù)文獻記載,此種紅色夾心瑪瑙多產(chǎn)自中亞、西亞地區(qū)。這種弧形的酒杯,因似獸角,亦稱角杯。我國制作和使用角杯的歷史悠久,然此底部設(shè)流及獸首裝飾的角杯卻不是我國的傳統(tǒng),而是起源于西方,由古希臘、波斯、中亞地區(qū)漸漸傳到我國的制品。但深入研究者堅信,此杯出自唐人之手。獸首杯在制作之初,可能也想模擬西方風(fēng)尚采用羚羊之形,但由于對題材的生疏,所以最后呈現(xiàn)出現(xiàn)在的面目。因此,這尊瑪瑙杯對研究中國古代尤其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出土過程 小銀罐中發(fā)現(xiàn)獸首牛角杯 1970年10月5日下午,西安市南郊何家村一個收容所(現(xiàn)水文巷)內(nèi),基建工地現(xiàn)場一片忙碌。當?shù)鼗峦诘骄嗟乇?.8米的時候,突然露出了一個灰不溜秋的陶甕。民工們將甕蓋一打開,眼前頓時金光閃閃,收容所負責(zé)人趕忙將這一情況上報到陜西省博物館。陜西省博物館的專家們一面保護現(xiàn)場,一面繼續(xù)向四周普探。 10月11日,在第一個陶甕出土地北側(cè)不遠處,第二個陶甕露了出來,其大小和形狀與第一個陶甕基本相同,只是上面蓋了一層銀渣。甕口是一塊方玉,方玉下面摞著銀盤、銀碗。金盆、金筐寶鈿團花紋金杯、玉帶、銀盒和鎏金鸚鵡提梁銀罐等器物都在里面,琳瑯滿目,令人驚嘆不已。打開鎏金鸚鵡提梁銀罐的蓋子,里面還盛著水,幾團金箔漂于水上,12條小金龍井然有序站立在上面,紅、綠、藍等寶石也全部在水中。 考古人員在陶甕的旁邊還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小銀罐,美輪美奐的獸首牛角杯就躺在里面。制作工藝 依料取題因材施藝 這件以深紅色、淡紅色為主調(diào)的紅瑪瑙,中間竟夾有一層淡白,如此神奇自然的變化,如此鮮潤可愛的色澤,使這塊紅瑪瑙成為世間稀有的俏色玉材。依料取題,因材施藝,是俏色玉雕的最大特點。這件瑪瑙杯,玉師在玉材的小端雕琢出惟妙惟肖的獸頭,把紋理豎直的粗端雕琢成杯口,而口沿外又恰好有兩條圓凸弦,線條流暢自然,天衣無縫。獸首圓眼、大耳、雙角,其形似牛非牛,目視遠方,眼睛炯炯有神。作者巧妙用俏色技巧,將獸眼刻畫得黑白分明,形神畢肖,真正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獸頭上下的肌肉,僅寥寥數(shù)刀,已是入木三分,生動傳神。兩只角粗壯有力,幾度彎曲,富麗多色,凝結(jié)著力量和生命,顯示著強烈的動態(tài)美,兩耳高高豎起,微微內(nèi)收,仿佛聆聽世間的聲音,整個杯的造型與動態(tài),描述了全神貫注,飛馳疾奔的猛獸向前突沖的一瞬間,曲盡其妙,令人心動。而獸嘴鑲金的工藝處理,也是匠心獨運,它金光閃閃,克服了獸嘴處材質(zhì)色澤太深的不足,使獸頭的造型之美更為突出?,旇цb賞 主要看色、紋、光、包裹物 大唐慈恩法師撰寫《妙法蓮華經(jīng)》中的“遏斯摩加波”即指“瑪瑙”,但直到明代曹昭《格古要論》里還認為它“非石非玉”。這種爭論在中國持續(xù)了近千年,直到明朝以后,同意它是玉器原料的逐漸占了上風(fēng)。實際上,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將瑪瑙磨制成管、珠等隨身佩掛的飾物,同松石、水晶一樣被視為最古老的玉石之一?,旇钍芴瞥首逑矏?,元代皇家也專設(shè)瑪瑙玉局,明清兩代存世至今的瑪瑙珍品更是屢見不鮮了。 鑒賞瑪瑙可分為色、紋、光、包裹物四個方面。根據(jù)瑪瑙主體色調(diào)通??煞譃榧t、藍、紫、綠、黃、膽青(鬼頭青)、白瑪瑙等品種,按照中國傳統(tǒng)以紅瑪瑙為尊。不過,天然藍、紫、綠瑪瑙很少見,市場上的大都是染色品。古人常根據(jù)花紋及顏色命名瑪瑙,如錦紅瑪瑙、竹葉瑪瑙、曲蟮瑪瑙、醬斑瑪瑙、夾胎瑪瑙、纏絲瑪瑙等。 本期主題鑲金獸首瑪瑙杯類別瑪瑙文物原屬唐代文物現(xiàn)狀現(xiàn)藏陜西歷史博物館欄目主持齊書勤主講人韓建武陜西歷史博物館保管部主任關(guān)于瑪瑙瑪瑙的名稱源自于馬腦 瑪瑙的主要功用是制成工藝品,我國出土的5000年前的新石器文物中,就有用瑪瑙制成的胸飾、珠、圈等物。這說明很早以前瑪瑙就受到人們的青睞。明代醫(yī)書《本草綱目》曾云:“馬腦(瑪瑙)赤爛紅色,似馬之腦,故名。 ” 瑪瑙以紅色居多,有赤紅、淡紅、茶紅、金紅、粉紅、水紅等,可制成各種瑰美的項鏈。此外,瑪瑙還有綠色、藍色、黑色、紫色的,有的瑪瑙則五色相間,美不勝收。相關(guān)閱讀唐代詩人偏愛為瑪瑙作詩 提起瑪瑙,它那潤澤的質(zhì)感,豐富的紋理,多彩的顏色,就自然而然地出現(xiàn)在人們的腦際,因為今天,它對于人們已經(jīng)不再陌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到處都可見到它的身影。受到人們的珍愛。其實,瑪瑙從剛一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開始,人類就與它難舍難分了。古代詩人寫下了許多吟詠瑪瑙的詩歌。最早見于南北朝的是“帶嚼子的馬籠頭”,文言叫作“勒”。如“玉羈瑪瑙勒,金絡(luò)珊瑚鞭。 ”到了唐代,最多的是寫各種瑪瑙容器,其中以盛酒的容器為最。唐代詩人錢起的《瑪瑙杯歌》,寫得最為精彩。詩中說,瑪瑙這種“奇寶”,生長于奇異的地方,即“瑤溪碧岸”。把它剖開一看,它有著讓人耳目一新的“文藻”。經(jīng)過能工巧匠加工成瑪瑙杯,既明亮又鮮艷,所以作為珍貴的器皿進入豪華的宴會。這一來不要緊,使得原先各種珍貴的酒器都黯然失色。正是由于瑪瑙杯的加入,才使這次宴會更加充滿了生氣,音樂舞蹈高潮迭起,文人墨客也揮毫吟詠。這次宴會,由于有瑪瑙杯的加入,真可以說是別開生面,熱鬧非常。在唐代詩人中,寫到瑪瑙的還有很多。既有孟浩然的“綺席卷龍須,香杯浮瑪瑙。 ”也有杜甫的“春酒杯濃琥珀薄,冰漿碗碧瑪瑙寒。 ”既有白居易的“尖削瑯玕筍,洼剜瑪瑙罍。”也有李商隱的“半展龍須席,輕斟瑪瑙杯。”這種現(xiàn)象一直持續(xù)到清朝,可見瑪瑙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趣味閱讀乾隆因喜愛瑪瑙朝珠而將村子改名 傳說乾隆三十四年,在今天的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七家子鄉(xiāng)寶柱營子村,有一位王老漢。有一天,他在山坡上挖到了一個比當時的西瓜還大的橢圓形瑪瑙石。有多年采料經(jīng)驗的王老漢預(yù)感這塊被油光發(fā)亮的黃色的璞包裹著的瑪瑙原料非同一般,到附近一家作坊用手工砣鋸一切,里面如熟透了的櫻桃般水靈的玉質(zhì)清晰可見。于是,王老漢把這塊瑪瑙料獻給了土默特左旗王府的王爺,獲得了重賞。王爺如獲至寶,請來瑞應(yīng)寺的活佛,商議怎樣雕琢這個東西?;罘鹫f雕成佛光瑪瑙朝珠吧,雕成朝珠后,由他晉獻皇上。 經(jīng)活佛推薦,美麗板村的玉雕能手李玉成承攬了這件差事。歷時半年,功成。第二年,乾隆皇帝在避暑山莊舉辦六十大壽慶典,瑞應(yīng)寺活佛就把這個佛光瑪瑙朝珠獻上去了。據(jù)傳說,當時,乾隆皇帝一看,高興極了,當場就把原來的朝珠摘下來,把這個戴上了,還問這個玩意兒的產(chǎn)地是哪里,活佛就說是寶柱營子。乾隆說,活佛家鄉(xiāng)乃我大清有名的瑪瑙之鄉(xiāng),今又出此寶珠,以后就別再叫寶柱營子了,就叫寶珠營子吧。乾隆一高興,御筆親書“寶珠營子”四個大字,同時重賞了活佛、王爺及李玉成多件乾隆款官窯瓷器以及其他賞賜品。 |
上一條:航運業(yè)要依托“互聯(lián)網(wǎng)+”蛻變 | 下一條:暫時沒有! |